在智能物流与制造加速融合的2025年,移动机器人产业正迎来一场静悄悄的战略转向。根据CMR产业联盟数据及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,今年前三季度全球AGV/AMR企业累计推出82款新品,其中国内市场推出61款,国外市场21款。
然而,与表面数字相比,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释放的行业“变奏”信号:新品发布数量明显放缓,企业将资源集中在核心产品的打磨与应用落地上。
01 行业新趋势:从量变到质变
2025年第三季度,国内外AGV/AMR企业仅推出20款产品,数量较前两季度大幅下滑。这一数据背后,折射出行业正在从早期的“堆数量”转向“做对场景”的价值竞争。
企业不再追求新品发布频率,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场景适配度与商业化成熟度。这一转变在泰坦智能的客户需求变化中得到印证——越来越多AGV制造商要求充电设备必须具备场景化定制能力。
02 产品新格局:无人叉车主导、复合机器人崛起
从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数据看,移动机器人产品格局已经清晰显现:
• 无人叉车类占比32.9%,继续占据主导地位
• 复合类产品占比23.2%,成为第二大产品类别
• 重载类与箱式仓储类分别占比9.8%和4.9%,在细分领域保持稳定
无人叉车产品呈现出明显的细分延伸趋势,针对窄巷道作业、冷库环境等具体场景的定制化设计成为亮点。而复合机器人则逐步承担起工业流程中的补位角色,成功集成“移动+操作”一体化功能。
03 充电新挑战:多样化产品催生精准续航需求
随着AGV/AMR产品形态的多样化,充电技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传统充电方式存在的精准对位难、环境适应性差、设备兼容性低等痛点,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。
泰坦智能针对2025年新品特点推出的四大充电解决方案,正好契合了行业发展趋势:
SAC浮动式一体机解决了AGV精准停靠痛点,其独特的浮动式设计允许充电机构自动调整角度和位置,实现“盲插”充电,对AGV的停靠偏差有极高容忍度,使充电成功率接近100%。

SAC侧充式一体机专为环境复杂的工业场景打造,能有效抵御金属粉尘等恶劣条件。其升降门设计和侧充方式,即使机器人停靠有偏移,也能稳定对接,充电成功率达99.5%。

SAC分体式充电机采用“充电主机+可替换接口”分离设计,打破了传统一体机的空间限制,特别适合仓储物流中心、大型配送枢纽等需要为多种车型充电且布局经常调整的场合。

TTAC-WPT系列无线充电机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技术,实现真正“隔空充电”,整机效率最高可达86%,为工业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。

04 泰坦智能:为多款新品提供精准能源支持
作为国内移动机器人和工业车辆整体新能源解决方案龙头企业,泰坦智能已为多家国内外著名厂商提供产品和能源解决方案。

针对2025年新品中占比最高的无人叉车类别,泰坦智能的侧充式与分体式充电机展现出显著优势。这些产品支持输出电压、电流的实时调节,能兼容不同容量的电池包,并支持通讯与盲充模式的灵活切换。
泰坦智能的充电设备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,与AGV/AMR的导航技术无缝对接,实现数据互联互通,为移动机器人提供全程能源保障。
泰坦智能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邹建俊认为:“移动机器人一定是AI应用的最好载体之一,而将移动机器人和数据服务‘链’接起来,将会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。”
基于这一判断,泰坦智能正在搭建移动机器人通用动力平台,搭载无线充电系统、动力系统、驱动控制系统、后台数据管理系统,探索打通软硬件技术,建立起“能源产品+数据服务”的发展模式。

05 未来展望:价值竞争与生态构建
随着AGV/AMR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,未来的竞争将围绕“产品—场景—价值”的闭环展开。泰坦智能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,已为这一转变做好准备。目前,泰坦智能产品已通过莱茵CE认证、KC认证、UL认证,以及俄罗斯EAC认证等,远销全球超190个国家和地区。

泰坦智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无线充电机系列已经在线圈设计、电路研究、核心算法方面筑起技术壁垒,正在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商业化落地。
2025年AGV/AMR产业的“变奏”不是降温,而是一场更深层次的竞争。在这场竞争中,充电技术不再只是配套设备,而是成为移动机器人实现全域自主作业的关键基础设施。
泰坦智能作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,正通过其四大场景化充电解决方案,为全球AGV/AMR提供精准续航,推动整个行业向高效、安全、智能化方向迈进。
地址: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正兴街21号
网址:www.titans-power.com
官方公众号:

